關閉 [X]
您現在的位置:法律諮詢家 > 律師諮詢 > 婚姻、親屬 與監護 > 扶養問題請教

扶養問題請教

  • Amanda
  • 分享 引言回覆回覆主題
  • 文章日期:105-05-10 12:31 
  • 文章人氣:619
  • 個人積分:2
  • 親生的母親,35年前跟我爸離婚後就再也沒有交集,如今年老告我們兄弟要扶養她,可她從離婚後?我們沒盡過任何扶養義務,如今好不容易自己也組成小家庭,有房賃,車賃,幫小孩存了教育基金,每個月沉重的生活壓力,該怎麼?,會影響到小孩教育基金及房屋車子嗎?
  • 曹尚仁 (曹律師)
  • 分享 引言回覆回覆主題
  • 文章日期:105-05-10 13:35 
  • 文章人氣:203
  • 個人積分:52024
  • 律師評價:14107 │ 律師證號:99臺檢證字第8728號
  •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回覆如下:

    1、當初離婚的時候請問您與其他兄弟姐妹是否成年?是否曾經遭到家庭暴力等行為?

    2、倘若未受扶養或是曾遭到家庭報裡,可以嘗試主張扶養義務的減免。

    3、倘若對方已經提起民事訴訟,建議還是應該委請律師協助答辯以保障權益。

  • 若您尚有其他問題,請以mail或留言詢問,請勿直接於此回覆,因為系統不會通知我,以免遺漏,並求周詳,謝謝。※電話:0961-365-252 電子郵件: god033520001@gmail.com
  • 周利皇 (周利皇律師)
  • 分享 引言回覆回覆主題
  • 文章日期:105-05-10 16:22 
  • 文章人氣:162
  • 個人積分:2694
  • 律師評價:799 │ 律師證號:102臺檢證字第10536號
  • 您好:

    要看您生母是於何時未再扶養過你們,及是否曾對你們有過不法侵害行為,再為主張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

  • 如尚有其他疑問,歡迎來信choulh.ace@gmail.com,或來電0958692651諮詢,謝謝。
  • 顏寧 (顏寧律師)
  • 分享 引言回覆回覆主題
  • 文章日期:105-05-10 18:55 
  • 文章人氣:189
  • 個人積分:108868
  • 律師評價:25311 │ 律師證號:101臺檢證字第9702號
  • 您好,若母親自小未盡到對您及手足之扶養責任,則您們可主張減輕或免除對其之扶養義務。

  • 您好,我是顏寧律師,很高興為您服務,0988706305。無邊無限,無遠弗屆。LINE ID:@szu8377t
  • 房佑璟 (房律師)
  • 分享 引言回覆回覆主題
  • 文章日期:105-05-10 19:14 
  • 文章人氣:184
  • 個人積分:103378
  • 律師評價:24632 │ 律師證號:102台檢證字第10787號
  • 您好,可以將相關母親未扶養您之證據(比方說戶籍一直以來都沒再一起,或是有親朋好友可以佐證母親未盡到照顧之責任)整理清楚,已主張減輕或免除對母親之扶養責任

  • 您好,我是房佑璟律師,很高興為您服務。0910638932。無邊無限,無遠弗屆。LINE ID:@snc5740c。顏寧律師LINE ID:@szu8377t。
  • 呂昀叡 (呂律師)
  • 分享 引言回覆回覆主題
  • 文章日期:105-05-10 22:49 
  • 文章人氣:177
  • 個人積分:3258
  • 律師評價:1095 │ 律師證號:99臺檢證字第8734號
  • 您好:

    關於您的問題,回覆及意見如下:

    關於扶養義務的問題,若母親在您們還未成年的時候,有長期未盡扶養義務之情形,其未來如果提告要求給付扶養費,可以「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為由,依民法第1118條之1第1項或第2項之規定請求法院先減輕、甚至是免除扶養義務。 另外是母親可能提告遺棄的部分,您的狀況比較爭議的是刑法第294條第1項後段消遺棄行為的遺棄罪:「對於無自救力之人,依法令或契約應扶助、養育或保護或不為其生存所必要之扶助、養育或保護」,你所指的問題涉及刑法第294條第1項之罪名「對於無自救力之人,依法令或契約應扶助、養育或保護而遺棄之,或不為其生存所必要之扶助、養育或保護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然另依刑法第294條之1第5款之規定:「對於無自救力之人,依民法親屬編應扶助、養育或保護,因有下列情形之一,而不為無自救力之人生存所必要之扶助、養育或保護者,不罰:…四、無自救力之人前對其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持續逾二年,且情節重大者。」因此您的狀況可構成免罰事由。 最後退萬步言之,民法第1119條規定:「扶養之程度,應按受扶養權利者之需要,與負扶養義務者之經濟能力及身分定之。」簡單來說,法律上並不是要求您應該要傾家蕩產的去扶持母親,依照個人經濟和家庭狀況負擔即可,不需要影響自己的生活品質,但這部分詳細來說還是要由法院去具體判斷。 以上僅是針對您敘述所作分析,詳細應再仔細檢閱資料及事實而定。

     

    如有任何疑問,煩請攜帶有關文件前來面談

    耑此奉達,敬頌 時祺

    聯絡資訊可以電子信箱(r96a21070@ntu.edu.tw)手機或line(0989459431),唯有提出完整的資訊詳談,方得提供更完善之服務,謝謝。(請勿直接留言回覆,以免遺漏)

     

  • http://www.jf-law.com.tw/profil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