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外頭欠債簽下本票,會連累妻子嗎?
在奇摩知識找到 這樣的回答
====================================================
一般人都誤以為,夫妻間只要沒有互相擔保的法律關係,夫妻就算沒有辦理夫妻財產分別制登記,而以法定財產制,為其夫妻財產制的情況下。夫或妻之ㄧ方的負債另一方是可以不用負責清償的!但按現行法律而言;這個說法可能很危險!
如果夫或妻的一方有負債之事實存在,而其另一方名下有婚後之不動產或動產等,債權人對於夫妻一方之財產已為扣押,而未得受清償時,法院因債權人之聲請,得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而當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時,債權人就有權代位行使「剩餘財產差額之分配請求權」。將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作平均分配,而後再將分配所得之財產進行強制執行。甚至在離婚2年或5年內,債權人都還有權代位行使「剩餘財產差額之分配請求權」。目前這種案例已越來越多,債務人之配偶不得不多加注意!建議應乘早作避債準備!
============================================================================
真的是如此嗎??
所以丈夫在外欠下的債務妻子也是有可能要負責的?
另一個問題
若已經收到行政執行處的執行命令已扣走銀行的存款一部份
但不足以清償行政法上的罰鍰,那麼對於妻子的財產是否會有影響?

對方匯錯款
四月去告我,當初因為有疑慮不敢馬上匯款歸還,之後五月已經把錢還他了,
六月才收到法院通知
Xxx
Xxx
中間有一段”茲聲請人像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視為調解之聲請),要屬違誤.愛一職權將本件移交於該管轄法院.
最後有一段”如不符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相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理由.
問題1.當初因為怕對方是詐騙集團不敢隨意匯還款項,還了他錢才收到通知,這種情況寫抗告狀可以成為抗告理由嗎?
2.抗告狀的成立及駁回是怎麼評鑑的?
3.此種狀況只能要求和解嗎?和解如果對方獅子大開口該怎麼辦?
4.如果付不起對方要求的金額,就會被檢察官判有罪= =?然後還是要給他予取予求?(對方已經來信說他精神痛苦他時間耗費他很可憐等等的需要我給他撫慰金…
5.這封通知來的用意是叫我等著開庭嗎?還是只是調解而已0口0開庭是不是就要找律師?!





可以去法院申請!!!!
什麼資料都不用帶....本人去就好(我以前因為一個烏龍案 最後不起訴我不想罰錢也是這樣...但我是開庭判決完以後直接過去社福單位)
只是拿一堆項目及區域性的讓我選擇
選完 就拿資料讓你自己過去你選擇的單位報到 再跟他們接洽到時你要服務的時間及性質

(1) 雖然法院判您得易科罰金,但您卻無力支付罰金,可以至地檢署執行科承辦股書記官說明,交付提出易服社會勞動制度相關資料於書記官(那時候要看書記官依您的聲請理由看跟您要何文件,有時也不用),就可聲請易服社會勞動。社會勞動的時數是以6小時折算1日,由於您的情形是拘役59日,所以總計應服社會勞動354小時。另外易服社會勞動的履行期間,不得超過一年。也就是說要在1年內服滿354小時的社會勞動。
(2) 您必須等到刑罰執行完畢後,才能去警察局辦理解除警示帳戶,再通報銀行,最後請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解除警示帳戶。由於您被判有罪,從解除那天起金融聯合徵信中心還會再揭露警示帳戶一年,但最長仍然不會超過通報日起算5年。
(參照刑法第41條)
(本回覆由本所陳奕君學習律師協助整理)

各位律師大人:您好!!
我有位朋友在街上看見一位高中女生,臨時起意想跟她開個玩笑,於是從背後摀住對方嘴巴,當場把女生嚇哭跌坐在地。
友人雖立即道歉,並表明只是開玩笑,但已驚動附近里長聞聲而出,報警將男方依法究辦。
事後男方家長與女生家人以一萬元和解,雖女生表明不予追究,但警察說友人觸犯了「妨害他人行動自由」,屬於公訴罪,不能撤銷,於是還是被移送地檢署。
隔日開庭,檢察官表示:因念在被告為初犯,以3萬元緩起訴兩年。法官說:若兩年內被告行為良好且不再犯,那就不會被判刑。
可是今天朋友接獲地檢署電話通知,於兩個禮拜後將再次開庭。朋友詢問:不是已經解決了嗎?對方表示:不清楚,會再寄送傳票通知。
請問:
1 在此案中,被告既已繳付罰款,且檢察官表態:兩年內若行為良好即不會判罪。為何依然需要出庭?(與當初檢察官說法不一)
2 被告會留有案底嗎?是否會影響他未來就職方面的問題?
3 家人是否會有連帶責任?(比如不能考公職或考軍官)
3 被告會被判刑嗎?會被關嗎?刑期多重或罰金約多少?
以上疑問,懇請律師大人回覆,謝謝!!
各位律師大人您好
求刑內容為
求刑:請審酌被告係對夜歸少女下手,造成被害身心受創甚深,若非被害人立時呼救及證人當場逮獲,後果將不可想像,建議從重判處被告有期徒刑五月,且不得緩刑,以示懲戒
請問收到簡易判決書後再來就是等正式判決書下來嗎?
要如何爭取上訴呢?
以上疑問,懇請律師大人回覆,謝謝!!


(1) 案件必須等到檢察官作出緩起訴處分書,才會發生緩起訴的效力。檢察官雖已表示兩年內若行為良好即不會有事,但因尚未形諸明文,所以在檢察官作出緩起訴處分書前,還是可以要求您出庭進行偵查的。
(2) 如果您有按照緩起訴處分書規定繳納費用,且在緩起訴2年期間內沒有故意犯有期徒刑以上刑之罪,而經檢察官撤銷緩起訴而提起公訴,基本上期間過了就視為不起訴,原則上是沒有案底的。
(3) 刑法處罰的對象是「行為人」,每個人就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並不會使其他未參與犯罪的人負連帶責任。
(4) 依您的敘述,檢察官是很可能作出緩起訴處分。如果緩起訴處分期滿而未被撤銷,您就不會被判刑。另外妨害他人行動自由罪,依刑法規定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並不屬於重罪。
(參照刑法第302條;刑事訴訟法第253條之1、253條之2、253條之3)
(本回覆由本所陳奕君學習律師協助整理)



您好
我今天(5/31)收到檢察署的簡易判決處刑書
我打了2通電話去地檢署詢問
一位告訴我因為判決會很快所以這兩天就要提起
一位告訴我大概6/8或6/11提起,因為現在地方法院還沒有案號
請問哪一個是對的?
我上網詢問,又有一位說應在收到判決書後再提起上訴
"收到判決文後先提起上訴,在收到開庭通知第五天後就馬上遞狀聲請刑附民,或開庭當天呈上。重要建議:上訴狀..理由其中一點一定要記得寫上.. 因簡易判刑讓你來不及聲請民事賠償!這樣一來..法官即使要駁回你的刑事部份上訴至少也會給你時間補遞刑附民狀,再作駁回判決!"
以上是他回復的內容但我看不懂
檢察署的志工跟我說這是不用上法庭,法官會自行判決(除非我自己提出聲請)
所以我也覺得能不上法庭最好
所以請問我應在什麼時候提起好呢?(我的民事內容是他有簽和解書又違約不賠償)
謝謝您~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時間點,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至第二審辯論終結前」為之。但在第一審辯論終結後提起上訴前,則不得提起。當您收到檢察署的簡易判決處刑書後,就是指檢察官已經起訴了,這時不管有無分案,您已可以寫書狀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也因為簡易程序判決是比較快速的,所以說不定查到案號就已經判決了,所以不一定要等到那時候。寫上原偵查的案號直接投進去,分案之後法院會自行移送承辦法官的。至於等收到判決書後再提起上訴的方式,因為上訴決定權原則上在檢察官身上,如果檢察官認為不需上訴,判決就會在一審確定,不一定會有第二審,所以建議您在一審時就先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會比較妥當。
(本回覆由本所陳奕君學習律師協助整理)


您好:
事情是這樣的 我今年32歲 我父母離婚今年滿19年 父親7年前中風(肢聲中度殘障)
之前我父親自繼母死亡後變成我大姑姑接手照顧
因為我父親還有一筆兩百萬的定期存款以及一些活期存款的現金
之前是有聽說我姑姑想要拿到這些錢 所以才照顧他 並且和其他人說過
沒有拿到我爸的錢她不甘心
基於上述理由 我們家人是很擔心我大姑姑拿了錢後會把人丟回來給我們
所以倒不如我們自己掌管會比較好
這個月初我們去探望父親時 父親表示想跟我一起住 但我表示跟我住只能去安養院住而已
他也答應
但是這幾天我父親又在說他想回山上去住 不想住在安養院 嫌安養院外很吵
並且開始騷擾該院的病人(同房間 因為我父親無法自行行動 但還有一隻右手可以活動)
以製造一些噪音為主 昨天還動手打我媽
面對這樣反反覆覆的父親我媽是說乾脆如他所願讓他回山上去住
監護權也不要聲請了 那兩百萬就給我大姑姑拿走 並去找律師寫切結書這樣
我媽是表示我爸以前就說過他一毛都不會給我們得到 反正我父親這19年以來也沒有扶養過我們
還三不五時打電話來亂 恐嚇我們等惡行 直到中風了才想到有兒子這回事.
我則是打算不管我父親無理的要求 讓他繼續住在安養院中
請問我們面對這種反反覆覆的要求
應該怎麼做才會比較好呢? 謝謝.






一、原則上夫妻債務各自負責。妻子有可能要幫丈夫償債就是你第二點提到的那種情形。二、你提到銀行向你起訴的情形應該是,銀行聲請改定你們夫妻為分別財產制(民法第1011條),之後再代位丈夫向你主張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法院未判決前,妻子本來就有自己財產的處分權,這部分細節,請諮詢專業人士。判決後,若敗訴兼有假執行之宣告,就要小心一點了,此時可能會有損害債權(刑事犯罪)的問題。三、兒女除非發生繼承之情事,否則不會被父親之債務影響。四、此等案例日漸增多,但對於夫妻之一方之具體「如何操作」,實不宜於公開版面陳述,請見諒,謹推薦兩篇文章讓您自行領會,http://yc-lawoffice.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31.html,http://yc-lawoffice.blogspot.com/2011_11_01_archive.html,具體操作方式建議務必諮詢專業人士。五、以上,謹供參考!


1.除非夫妻有約定共同財產制,不然原則上夫妻個別就自己的債務負責,他方並不因對方負債而負擔賠償責任。但是在法定財產之底下,因為婚後財產有賸餘財產請求權,所以這部份的差額,會成為對方債權人的擔保。
2. 如果在法院還沒判定改變財產制前,女方在改為分別財產制前5年內,將名下房子過戶給兒子,因為是無償贈與,房子可能會被追加計算為婚後共同財產,依法銀行就剩餘財產計算的基準,不會因為有無過戶而改變。這時如果銀行因為您過戶導致無法滿足代位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話,銀行原則上還可向兒子請求撤銷贈與而為返還予您再為分配的。但如果在法院判定後過戶,房子原則上就是女方財產,而當是即已宣告為分別財產制,而且已就剩餘財產為判斷,所以如果當時房子還在你名下,縱使不過戶,銀行也不得為任何主張。
3.要保護自己的話,夫妻財產制應改為分別財產制,彼此財產個別獨立。而且建議要避免當保證人,否則可能會受到他人債務的連累。另外將來在死亡後3個月內,配偶及子女可辦理拋棄繼承,就不會繼承到債務了。
(參照民法第1030之3、1034、1174條)
(本回覆由本所陳奕君學習律師協助整理)



一、你提出的兩個觀點並無矛盾,因為是不同層次(進程)的問題。二、現在一般金融機構都是一訴對債務人之配偶聲請改定為分別財產制並代位請求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而很多人就會想配偶怎麼避免被另一半之債務波及,你提到的「拋棄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就是其中一種,這種作法業經部分實務判決認可:「若夫妻於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後已拋棄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抑或夫妻於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後已就雙方財產如何歸屬有所約定,或雙方合意以自行協議方式來處理財產問題,即應視為已有放棄行使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合意,均不得再依民法第1030條之1而為請求,債權人自亦無從代位債務人向其配偶請求分配剩餘財產」,但它不是萬無一失的,甚至可說是各種迴避方式中風險最大的。三、風險在於,債務人雖拋棄「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但它畢竟是「無償行為」,而且你都沒錢還債權人了,還拋棄債權,當然有害及債權人之債權,所以一般金融機構會依民法第244條之規定,撤銷你這個「拋棄債權」之行為,然後再代位請求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這也有實務支持:「債務人書立同意書拋棄其對配偶之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既係債務人對其配偶免除債務之無償行為,顯害及債權人對債務人之債權,故債權人得依該項規定,訴請撤銷債務人對其配偶所為拋棄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行為及同意書所為拋棄之意思表示」(高院99上449)。四、結論,你的兩個說法沒有矛盾,要避免金融機構代位請求,千萬別只用「拋棄」之方式。五、以上,謹供參考!

(1) 關於蔡律師提到拋棄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書面上簽名,再加上一位證人簽名就萬無一失的說法,應該是指簽好契約後,縱未辦理登記,也可產生「夫妻之間」對抗的效果。但是,通常這個情況,後就是辦理離婚或聲請宣告夫妻分別財產制,這時如果銀行要追,也因為已經辦登記而有產生難度,所以會因程序複雜而產生不追的念頭,但是不代表銀行依法就無法追償。
(2) 而現行法令規定,債權人代位主張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部分,還是可以主張。而如果於法定夫妻財產制結束時,約定拋棄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契約顯然有失公平,這時還是會被認為是詐害債權行為而被撤銷掉,所以您提到的第一個說法是比較適合您參考斟酌的。
(3) 另關於拋棄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書面契約,其實並沒有特定的格式。只要在契約中明確記載夫妻姓名、結婚和約定分別財產制之發生日期、願意拋棄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以及雙方簽名同意即可,但是如果不是要辦離婚登記,就還是要去辦夫妻分別財產制登記,才會發生對外的效果。
(參照民法第244、1030之1條)
(本回覆由本所陳奕君學習律師協助整理)







1.一般來說,「被告答辯狀」僅是對方所提出的意見,但最後的判決仍是由法院依照原告和被告所提出的證據及陳述所得出的心證作成。所以因為您的刑事部分已經成立,這時您可以主張名譽權受侵害,請求精神慰撫金以及回復名譽之處分(例如登報道歉)。又如果對方再繼續到營業場所公然侮辱的行為,也可提出給法院參酌,而且甚至可認為是以違反善良風俗之方法損害您的營業利益,請求相當於營業損失數額的賠償。
2.關於對方的答辯狀,建議您仔細詳讀,看看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或漏洞,並針對被告提出的答辯作出回應,向法院提出「民事準備書狀」。當法院得出心證後,法院就會依職權下判決。(參照民法第18、184條第1項前段和後段、195條)
我國司法院有提供書狀範例供作參考,網址如下,請自行參考:
http://www.judicial.gov.tw/assist/assist03/1-049.doc
(本回覆由本所陳奕君學習律師協助整理)


依照提存法規定,擔保提存應於擔保原因消滅翌日起「10年」內為之,而且該擔保原因起算是在判決確定後6個月內必須行使權利。另外如果是無法依照前述規定領回時,自提存翌日起25年內亦歸屬國庫。而因為您所述的情況已經顯然超過25年,所以依規定可能已經歸屬國庫,而已無法請求返還提存物。
(參照提存法第18,19,20條)
(本回覆由本所陳奕君學習律師協助整理)

車禍是去年的12月24日發生的。 對方從我右邊超車沒有保持安全距離撞到我
害我撞到左側的護欄導致腿被機車壓到輕微骨膜異位。 對方則是留院觀察,診斷是多處擦傷。
但對方不肯賠,說他沒有錢,家裡還有老婆小孩要養。
僅表示願意接受各自負責醫藥費用。 當時並沒有寫下書面的和解書。
誰知道半年後對方於刑事案件要截止的前3天對我提出告訴。
說他這半年來, 因為膝蓋跟腳不舒服看中醫推拿,
還有公司以他受傷為由減他半薪, 老婆沒工作,小孩3個開銷大...等等。
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眼睛有問題, 因為他走進來的時候明明腳就是正常的。
而且也沒有任何醫師診斷證明他的腳有問題。減半薪也是他講的,
我爸陪我來的時候,還親眼看到他換了台重機騎來。 腳有問題的話,還可以騎重機嗎?!
結果是"雙方各執一詞,車損不明顯無法判定"
接下來要第二次開庭了...請問我能做甚麼自救?

(1) 如果依您提到的車禍是在”去年”的12月24日發生的,由於提起刑事告訴的期限是「知道犯人後6個月內」,所以告訴期限應該是今年6月23日,所以您應該還能提起過失傷害罪告訴的。但是如果是”前年”12月,就真的已經超過告訴期間,那確實是沒有辦法向對方提起刑事告訴。不過您還是可以在車禍後2年內提起民事訴訟,主張對方因過失超車行為導致您身體受傷,所以對方必須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您可以請求對方賠償醫療費用、車輛損害維修費用等因為車禍而生的支出與損害。
(2) 如果本車禍是因對方過失超車所造成的,而且您又毫無過失的話,對方是無法主張向您請求賠償的。所以建議您主張自己對於車禍並無過失,要求交通事故鑑定,釐清事故責任,並提起民事訴訟向對方請求民事賠償。
(3) 對方請求中醫推拿費用,您可以主張這是民間非正統療法,並非醫療費用,所以不得依此請求賠償。因受傷減半薪的部分也要對方確實舉出薪資書面證據,畢竟口說無憑。至於老婆沒工作、家人需要照顧這點,由於與車禍之間沒有因果關係,所以基本上對方請求就此點亦是不合理的。
(參照刑法第284、287條;刑事訴訟法第237條;民法第18、184、191條之2、193、195條)
(本回覆由本所陳奕君學習律師協助整理)

希望律師 能幫我解答我的疑問
嗣經警於00 年在00縣00市○○○路0 巷口前盤查,扣得我與乙方 共同持有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7 包(毛重249.36公克)、第 二級毒品安非他命4 包(毛重43.1 8公克)、現金共新臺幣 73萬5500元、兆豐銀行支票一張面額50萬元、行動電話(含 SIN 卡門號)共15支(我與乙方所涉共同販賣毒品部 分已由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以00 年度偵字第 0000 號案另行起訴)至檢察官犯罪事實欄所載查獲之毒品、現金、支票及行動電話等物,均非本案扣案物,且已為被告所涉共同販賣毒品案件聲請宣告沒收,被告亦否認為其所有,並查無其他證據足資證明與本件被告施用第二級毒品之犯行有關,爰不於本案 宣告沒收。警方在我身上未查獲毒品!扣押了我的手機及所有身上現金!我也不知他身上有那麼多毒品蒐證上只以「搜查到毒品」來認定有販賣毒品行為並不客觀,請問律師檢察官起訴販賣我該如何來證明我自己清白!那我無法拿回扣押的手機與金錢了嗎?ps~我那天身上有五支手機六張SIN 卡現金23萬5500就是我因為這東西來涉我'共同販賣是否對我不利這樁案子會不會很難打~



你好,我從你提供的事實做一個簡單的回答:
1.刑事補償法第39~40分別規定刑事補償法規範前可以聲請重審或請求補償的時效規定,而你是想向法院請求刑事補償,應該適用第40條,所以與聲請重審的第39條無關.
2.是否可請求刑事補償,除了符合刑事補償法規範的補償範圍外,另一個是請求時效的檢驗.關於是否為刑事補償的範圍,依你給我的資料似乎是可以,但為求謹慎,應該還是要詳細看過你的資料就具體事實確認始可以確定,這部份我無法百分之百保證. 另一個時效的部份,原則上是兩年,你提到的刑事補償法第40條有溯及既往的規定,不過並非所有情況都可溯及,例如你的二審刑事判決何時確定?攸關本案是否得以請求補償.
3.關於費用的問題,煩請e-mail至:r97a21072@ntu.edu.tw


我家房子已經在那裡好幾代,從戶籍資料民國40年以前我爺爺就已經是戶長,後來爺爺過世爸爸成為戶長,我也是在那裡出生的住了十幾年, 我家原本3合院式我二叔原本住在外面但不知什麼原因跟我父親說要搬回來住,好像是做生意失敗我們跟3叔2家就搬出去住,2叔後來把整個房子翻修變成1,2樓,今年掃墓才從親戚口中得知房子被叔叔賣給建商,我最近去調資料才知道
1 我們房子原來是沒有所有權狀 也沒有稅籍資料 只有戶籍資料
2土地所有權也沒有我們的名子,都是親戚的名子我知道那一大片好幾個地號原本是屬於家族的我們都說是[公]的
3我去台電調首次送電證明是民國10年
4我知道建商目前在整合那附近的地 我們房子都還在我是否有權利搬回去住,或是保存權利,2叔好像賤價賣給建商將近1000萬卻只要給我們跟3叔幾十萬房子周圍全部是親戚都知道那房子是我們的,沒有所有權為何建商會買
5我該如何才能合法搬進去 我該如何主張聲請所有權第一次登記



本人對此案件已經非常煩腦不知要如何處裡~
案情如下:
本人與B方(簡稱)有頂讓店面等事~
B方在100年度6月提出詐欺告訴~告我未交付尾款 經檢方調查叛不起訴處分(本人確實有給付)
本人在100年度11月也提起B方詐欺告訴 因為B方欺騙該地可經營商業行為 但此地無法經營 導致本人損失 而且B方右一直咄咄逼人 (此案檢方以起訴)
B方又在101年1月提出 民事支付命令 叫我支付尾款 因送達戶籍地 未能收件 並且寄到警局 (現在都沒有領取) 因為紅色單子沒收到 一直到我前公司收到強制執行我才知道有此事 已經過異議時效 (我已經有閱卷 在今年3月28日)
請問我該如何處裡解除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
要從強制執行聲請異議開始
還是申請再審程序?
備註:本人無財產可強制執行
請各位好心的大大能給我解答


@@ 好恐怖,好多人都違反商標法,誰可以幫幫我?
去年底,因為在網拍賣了kitty跟disney的商品而被保智抓去做筆錄
這幾天接到了法院的傳票,開庭的時候列席被告
檢察官大概就照筆錄詢問,我就一一認罪,檢察官告知有詢問被害人是否要給予緩起訴,但都得到否定答案,因此不會緩起訴,我是初犯真的是不清楚甚麼能賣甚麼不能賣才會誤售這些商品,之後也全部都沒有再販售了,但聽檢察官的回覆好像很嚴重,一般來說這樣最嚴重我大概會有甚麼樣的判決跟處分呢(民事刑事方面)有甚麼可以減輕的辦法嗎?甚麼情況下會比較嚴重呢?(賣的多還是賣的項目多或是單價高呢?)
網路上有人說可以寫”聲請緩起訴狀”請問這樣真的有用嗎?
拜託~~>< 幫幫我吧
謝謝


違反商標法 小魚大串連
https://www.facebook.com/antipolicefishing
已連絡新聞媒體, 記者表示有意採訪釣魚辦案中權益受損的民眾做一專題報導, 供社會大眾檢視檢討, 徵求類似案例!
請小魚們串連起來, 積極轉發, 希望能喚醒僵化制度的轉變!
(聯絡資訊請拉至文章最後)
警方追求績效、獎金, 冷氣房裡動動手指就能釣魚抓人,
卻對不懂法律、無侵權意圖的業餘賣家民眾造成莫大精神傷害, 對實際仿冒氾濫風氣毫無遏止作用, 卻因為”績效漂亮”而行之有年;
說好聽一點是擾民、效率低下、判斷力不足、懶惰;
說難聽一點是瀆職、侵犯民權、濫用公權力、浪費公帑!
而這一切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維護奢侈品企業的巨額獲利, 犧牲不懂法律的平民百姓。
請問小魚們, 為什麼不生氣?
請將你的個案、相關資料、證據寄到: antipolicefishing@gmail.com


請問:
1.他是否將會因為第二次犯案面臨刑期?
2.由於第一次犯案獲判不起訴處份,不是緩刑,這樣有簡易法庭有可能針對第二次犯案給予輕判嗎?
3.他以現行犯被逮捕,對犯行也完全認罪,請問這對法官的判決是否有利?
4.弟弟竊取的金額約莫3000元,其實不是他所需要的東西,而他也還在服用醫院開的精神藥物,這些會對判決有所影響嗎?
5.收到這個"檢察官聲請簡易決處刑書",離判決還有多長時間?
6.為兄的我,能夠為我弟弟做些甚麼? 以幫助他不要面臨牢獄之災?
請大大幫助回答,感激不盡.

您好:有關您所詢問題回覆如下
1.他是否將會因為第二次犯案面臨刑期?
本次由於檢察官是聲請簡易處刑,所以法院基本上會不開庭就直接判刑
2.由於第一次犯案獲判不起訴處份,不是緩刑,這樣有簡易法庭有可能針對第二次犯案給予輕判嗎?3.他以現行犯被逮捕,對犯行也完全認罪,請問這對法官的判決是否有利?
是否會輕判需視整個犯罪情節及犯罪態度等而定
4.弟弟竊取的金額約莫3000元,其實不是他所需要的東西,而他也還在服用醫院開的精神藥物,這些會對判決有所影響嗎?
此部分可以向法官主張你弟弟行為時是有精神障礙狀態,請法官送鑑定,以便能減輕其刑或免罰,所以要先聲請法院開庭而且動作要快,不然法院約一個月就會做出判決

如題 父親於去年11月21日過世 已到國稅局申請財產清冊及所得清單 確認名下無任何財產 我們也不曾從父親身上獲得財產 父親留下的只有負債 當時詢問法院 法院說如果無法連絡其他繼承人 建議我們聲請辦理限定繼承。
想請問:目前的法律不是如果未辦理拋棄繼承就直接視為限定繼承嗎?有特地辦理限定繼承跟直接視為限定繼承差別在哪??還有 限定繼承的意思-「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所以以我們的情況來說(只繼承負債) 是不是根本不用經過任何法律程序就可以不用清償?還是一定要由法院公告才可以不用還?會不會因我們未辦理限定繼承 日後債權人向法院聲請行使債權 法院判我們敗訴 導致要清償??
我家三個小孩(我 弟弟 妹妹)都已成年 弟弟目前失聯 父親的唯一兄弟入監服刑 母親也過世了 目前是在聲請限定繼承中(因為當初法院希望我們辦理) 可是過程很繁複 而且 我們住台北 父親當初戶籍在花蓮 所以要到花蓮辦理 實在很不方便 所以想請問懂法律的大大...."請千萬不要在引用法律條文了 我已經看了很多 看到眼睛都花了 還是不懂 才上來提問 麻煩請針對問題回答就好 感激不盡!!"



回覆 阿哲 的發言內容:
先謝謝阿哲律師的耐心回覆 先說明 我們已經去過國稅局調出財產清冊及所得稅單 證明確實父親是無財產的 而我本身是低收入戶 所以根本不可能有隱匿遺產或積極繼承等問題 我會如此在這個問題上苦惱 原因無他 我實在拿不出登報的費用 因為妹妹跟我說收到法院文要公示催告的時候 已經過了4.5天了 而公文內有說明登報新聞紙須在七天內送達 眼下我實在不知跟誰借錢 妹妹也是一句話說沒錢 所以我才想說 文中提到 裁定如未登報 不發生送達效力 意思是否就是以後債權人可以聲請支付命令之類的扣薪資 還是說 現在未登報 以後債權人找上門時 我們可以提出相關文件(比如說父親的財產清冊...)證明我們確實未繼承任何遺產 然後不用清償債務 可以嗎?

理論上,原則上,是可以不用去跑這些流程的,只是相對會比較安全而已。
這樣比喻好了,就好像說,如果只是輕微咳嗽小感冒,不去看醫生,喝水休息通常也沒關係應該會自己痊癒,但是如果擔心,通常還是去看一下醫生可能比較安全。

